期刊简介
本学报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的中医药学术期刊。主要反映学院科研、教学和临床的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。学报自创刊以来曾多次获河北省高校优秀学报奖、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。1997年入编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,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科技部统计源期刊。
点击详情 >主管单位: 河北省教育厅
主办单位: 河北医科大学
出版部门: 《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》编辑部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007-5615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13-1214/R
邮发代号:
出版周期 季刊
创刊时间 1986
出版地区 河北
出版地区 河北
订购价格 120.00
杂志荣誉 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- 杂志名称: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
- 主管单位:河北省教育厅
- 主办单位:河北医科大学
- 国际刊号:1007-5615
- 国内刊号:13-1214/R
- 出版周期:季刊
-
电脑妇科治疗仪治疗子宫脱垂、阴道壁膨出26例临床疗效观察
电脑妇科治疗仪是由北京普健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,集阴道局部药物离子透入、磁疗、电疗、按摩等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治疗仪,笔者于2001年1月至2001年7月运用该治疗仪治疗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26例,疗效满意,现总结如下.......
作者:王平;宋旭霞;邱承平 刊期: 2003- 01
-
中西医结合治疗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40例
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,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40例,疗效较好,报告如下.......
作者:焦世兰;张冬新;张海燕 刊期: 2003- 01
-
解敏颗粒冲剂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近期临床观察
解敏颗粒冲剂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门诊部的内部制剂,本课题组从1998年8月至2001年10月采用该制剂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120例,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.现总结如下.......
作者:刘艳骄;李茵;贾海骅;于峥 刊期: 2003- 01
-
张从正攻邪思想对针灸医学的影响
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,擅长使用汗、吐、下3法,为攻邪学派的代表,其攻邪理论亦渗透到针灸领域,对针灸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.他认为刺络泄血属于攻邪手段,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有独到见解,为针灸刺络泄血派的杰出代表.......
作者:杨继军;董进洲 刊期: 2003- 01
-
乙肝Ⅲ号质量标准的研究
目的:制定乙肝Ⅲ号的质量标准.方法: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乙肝Ⅲ号中的黄芪、丹参、三七、白术进行定性鉴别.结果:黄芪、丹参、三七、白术的定性鉴别灵敏、专属.结论:建立的定性方法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标准.......
作者:刘纪青;张尚斌;曾斌 刊期: 2003- 01
-
软脉胶囊对犬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代谢和心肌缺血面积的影响
目的:观察软脉胶囊(RM)对犬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心肌代谢和心肌缺血面积的影响.方法:采用结扎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(LAD)造模,股动脉取血测定血浆6-Keto-PGF1α、TXB2含量变化.结果RM高1.26g(kg/d)、低剂量组0.42g(kg/d)和阳性药物步长脑心通组0.252g(kg/d),6-Keto-PGF1α,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(P<0.01),且具有明显缩小心肌梗塞范围的作用.结......
作者:张明泉;李士懋;同利琪;王四平;郝宪恩;张凯 刊期: 2003- 01
-
平滑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与中药的作用研究进展
细胞凋亡(apoptosis)是肌体生长发育、细胞分化和病理状态中细胞自主性死亡过程.1972年病理学家Kerr[1]等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细胞死亡进行比较,发现了另一种区别于坏死的死亡形式,即程序性死亡(Programmedcelldeath,PCD)又称细胞凋亡.它是细胞在基因调控下发生的主动死亡过程.细胞死亡(凋亡)与增殖过程的动态平衡调节着肌体的生长发育及进化,维持着细胞群体数量的自身稳定和内......
作者:朱方;甄彦君;刘芳;周晓红 刊期: 2003- 01
-
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中药治疗的研究现状(2)
3AS早期内皮细胞损伤形态变化在AS各种相关因子作用下,随着上述内皮机能失衡,进一步可发生形态结构改变.在早期尚未形成典型病变之前,即可观察到内皮的形态损伤.......
作者:安杰;郝志敏;甄彦君 刊期: 2003- 01
-
挑背疗法治疗痤疮疗效观察
痤疮是一种毛囊、皮脂腺的慢性炎症,主要发生于颜面及胸背部,多见于青年.笔者遵循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,采用挑背疗法,治疗痤疮,收到了满意的疗效,尤其对丘疹型、脓疱型痤疮,疗效显著,现报告如下.......
作者:付国俊;徐敏;叶文静;赵淑琴 刊期: 2003- 01
-
刮痧为主治疗慢性咽炎20例
性咽炎为中医的虚火喉痹.多由肺肾亏虚,虚火上炎所引起的患者咽部不适、微痛、干痒灼热,咽部微暗红或有散在滤泡.因咽部异物感常用吭喀动作,甚者咳嗽.上午较轻,午后夜间较重.通常以雾吸或西瓜霜含片之类治疗,疗效较差.近年来,笔者以刮痧为主,辅以拔罐治疗,疗效显著,复发率低.......
作者:胡艳红;田质芬;田庆华 刊期: 2003- 01
动态资讯
- 1 中医药院校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初探
- 2 加味左归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
- 3 乳癖消颗粒对乳腺增生大鼠抗氧化能力及雌孕激素比值的影响
- 4 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-1β、IL-10及结肠黏膜CD14的影响
- 5 小针刀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50例疗效观察
- 6 肾小球肾炎与痰瘀毒关系的探讨
- 7 针刺为主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疗效分析
- 8 二陈汤临床应用举隅
- 9 田淑霄教授自拟健脾归经汤治疗出血性妇科病的临床经验
- 10 补肾壮骨活血汤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89例
- 11 解毒消痘汤治疗手足口病56例临床观察
- 12 马艳东“温络祛浊”法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研究
- 13 《金匮要略》中急危重症治疗方法初探
- 14 消痰活血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150例疗效观察
- 15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52例临床观察
- 16 益肾汤结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肾炎蛋白尿54例临床观察
- 17 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的实验研究进展
- 18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研究
- 19 豨茜清胰方治疗急性胰腺炎(轻型)120例临床分析
- 20 针灸治疗阳痿的临床研究概况